大湾区再向全球发出“招商最强音”

发布时间:2024-11-23 17:21:09 来源: sp20241123

  去年814个投资项目已开工近八成!

  大湾区再向全球发出“招商最强音”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2023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于11月8日在广州举办,这也是继去年大湾区首开全球性招商大会并签下2.5万亿元投资大单之后,大湾区再次向全球发出的“招商最强音”。

  在招商大会正式拉开帷幕的前一日,广东-北美清洁技术产业对接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火热举行。外资企业已经迫不及待开始与大湾区企业进行产业对接,投资大湾区、投资未来。他们看中的,正是大湾区庞大的消费市场、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优渥的营商环境以及创新迸发的活力。

  新兴产业成“强力磁石”

  “我前天坐飞机到广州的时候,从机场到酒店的路上看到了很多新能源车。让我最惊奇的是,还看到了很高技术含量的全电动的重型泥头车,这充分说明了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在新能源领域发展的深度和广度都走在了世界前列。”在广东-北美清洁技术产业对接会上,康美泰克公司亚太业务总监刘昕对大湾区新能源产业的应用前景表达了赞赏。

  此次前来广东,他希望能在此找到合作方,一起做好新能源这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与康美泰克一样怀揣着投资与合作期望的美资企业不在少数。在对接会上,16家美资企业机构围绕碳中和、清洁能源、新材料、储能、新能源与智能交通、循环经济与环境科技、零碳建筑等业务进行交流,碰撞出新的火花和商机。

  庞大的市场体量蕴藏着投资机会,这场在招商大会前夕举办的招商引技对接会,其目的正在于推动项目洽谈合作,持续抢占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壮大千亿、万亿级产业集群,助力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在广东,别人生产不了的,我们能生产;别人能生产的,我们能够更快更好更价廉物美地生产。”广东省商务厅一级巡视员陈越华指出,广东是重要制造业基地,目前拥有8个万亿级产业集群,能够生产超过世界13%的新能源汽车、30%的手机和智能家电、50%的5G设备、70%的商用无人机等等,这些都证明了广东制造的效果。

  产业集群蔚然成形,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强劲,为广东带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也成了吸引外资外企的“强力磁石”。

  陈越华指出,目前广东正在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储能等重点产业,欢迎全球企业通过入股合资、技术合作、服务外包等多种方式在广东投资,在互利共赢中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

  万亿元项目稳步推进

  在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产业发展中“大展拳脚”,与大湾区共享发展成果,当前,纷至沓来的大项目正在如火如荼推进中。

  7月份,嘉士伯啤酒(佛山)有限公司年产50万千升啤酒项目50万安全工时里程碑庆典仪式在佛山市三水区的建设基地举行。这个在去年招商大会签约追加了4.62亿元投资的工厂,固投总规模达到了14.92亿元,是嘉士伯在中国最大的投资之一。

  据介绍,在2022年全球招商大会上,共签约投资贸易项目853个,签约总金额2.5万亿元。其中,投资项目814个、总金额1.92万亿元;贸易项目39个、总金额5796.60亿元。

  为推进项目落地,今年以来,省商务厅建立项目“周调度”推进机制。截至10月底,814个投资项目中,已开工638个,开工率78.38%,共完成投资4133.81亿元,完成进度为21.53%。

  “我们将继续加强省级层面的统筹协调,与省有关部门和地市加强协作配合,共同协调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提高项目履约率。”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

  在去年的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招商大会上,全球工业气体巨头、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柏昊天多了一个新身份——广东省全球招商顾问。他将与30多位顾问一起,帮助更多全球高端人才和优质项目来粤投资兴业、深耕发展。

  “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给企业带来新商机。广东连续三年被民营企业推选为国家首选投资创业地。”陈越华介绍,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累计批准设立外资项目31万个,所带来的直接外商投资超过5700亿美元,世界500强企业有350家在广东投资,大湾区共培育了25家世界500强企业。

  据介绍,广东在过去一段时间不断推出新政策红利,其中,在横琴、南沙、前海、河套等重要的对外合作平台,对鼓励类产业企业均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个税优惠政策,刘昕印象深刻。“关于税收的优惠及各种福利的支持,我认为是非常好的。我们公司正探讨在中国成立分公司的问题,税收的优惠对我们来说具有很大吸引力。”

  为持续打造营商环境“金字招牌”,陈越华在对接会上着重强调,市场准入是广东的重点改革领域,当前广东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缩减至31项,主要在服务业。接下来将按照国家部署推动实施制造业条目清零。“我们坚持在要素获取、资质许可、经营运行、标准制定等方面,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创新整合大湾区优势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它也会带来无限商机。”陈越华表示,当前,在大湾区已形成了“深圳-香港-广州-珠海-澳门科技集群”,大湾区创新指数连续三年位居全球第二。大湾区区域创新中心在全国排第一。

  这样的创新活力,也促使企业“投赞成票”。

  正在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世界500强企业阿斯利康宣布计划推动“阿斯利康全球研发中国香港分中心”设立,依托阿斯利康全球创新优势资源,借力粤港澳大湾区窗口效应,携手多方科研力量,全方位链接全球研发创新网络。

  阿斯利康中国香港及澳门总经理吴珊向羊城晚报记者谈到,粤港澳大湾区具有良好的创新基因和相关配套政策,香港特区政府更是成立了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积极引进生命健康、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领域的前沿企业来港拓展业务;同时也推出吸引人才计划,欢迎企业带动优秀的科研人才来港。

  “粤港澳大湾区在全中国来说,地位都十分特殊。具体来说,粤港澳之间的深度融合、规则衔接、政策‘先行先试’等等对外资企业来说都充满吸引力。”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香港及澳门地区负责人林骁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港澳药械通”的政策,像阿斯利康这样的跨国药企在投资香港之后,将能够背靠内地,链接全球。

  “我们希望通过投资香港,让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创新进入中国的首站。”林骁强调,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问世也可以看出,粤港澳的融合程度正在不断加深,“未来,我们也希望推动香港成为中国创新的窗口,把更多新产品‘引进来’,让中国的产品也能‘走出去’。”

  “我们每一秒的跨境业务都在感受着粤港澳联通。”广东省智慧陆港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李子兴告诉记者,依托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本地生产制造企业的各类产品会经由佛山国际陆港,在港澳“走出去”,发向世界各地。

  “粤港澳大湾区致力于在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的基础上打造中国特色的‘硅谷’,如此一来,创新驱动发展就成为了湾区最重要的吸引力。”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表示,创新驱动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其中,通过制度创新倒逼技术创新是湾区最大的特色和优势。”林江指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以及国际大城市,能够有效地将深圳、广州和东莞等地的先进制造业资源进行国际化配置,从而通过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互动和融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目标。

  (羊城晚报记者 陈泽云 孙绮曼 孙晶)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