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

发布时间:2024-11-21 18:34:30 来源: sp20241121

  “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人民论坛)

  走在湖北武汉蔡甸区,满目山清水秀,环境格外优美。数据显示,2015—2022年,蔡甸区空气质量优良率从58.9%上升至89.7%。2020年以来,蔡甸区全面完成黑臭水体消除任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前不久,当地还获评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曾经一段时间,这里的人们饱受环境污染之苦。通过强化源头管控和污染防治、精准招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更高的企业项目、发挥全域旅游品牌优势等多措并举,当地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同时,蔡甸百姓大力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垃圾分类、植绿护绿、节能降碳、开立“个人碳账户”……绿色化、低碳化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新潮流。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质量,而且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实践告诉我们,绿色低碳发展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必须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这深刻揭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只有自觉把经济活动、人的行为限制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能够承受的限度内,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才能在绿色低碳转型中推动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既需要生产方式的转型,也需要生活方式的转变。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受同一方水土滋养,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谁是局外人,也没有人能置身事外。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强大合力。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浙江安吉余村,村口一块镌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石碑,在蓝天白云映衬下十分醒目。从“卖石头”到“卖风景”再到“挣碳汇”,这个小村庄的美丽蝶变,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体体现。如今,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长江经济带从“靠江吃江”到“靠江护江”,收获的不仅有一江清水、两岸青翠的壮阔美景,还有“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普遍共识。从余村的转变,到长江经济带发展发生重大变化,再到新时代以来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我国之所以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一个重要原因正在于,思想认识上的重大转变、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人民的高品质生活,内在地包括优美的生态环境,而这离不开每个人出的一份力。外卖是否选择绿色包装,出行是乘坐私家车还是选择公共交通,购物时是用塑料袋还是自备布袋,能否做到垃圾分类、节约粮食……每个人生活中的细小选择,看似微不足道,但乘以14亿多人口数,就能迸发出绿色低碳的强大合力。当越来越多人坚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觉悟过来、行动起来,做绿色低碳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不仅能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更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生活方式的绿色革命,进一步促进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我国许多地方正积极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等创建行动,将绿色低碳理念浸润到衣食住行游用等方方面面。当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进一步汇聚绿色低碳发展的强劲动力,定能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绘出美丽中国的更新画卷。(人民日报 周珊珊) 【编辑: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