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黄土地 结出“金果果”(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发布时间:2024-12-21 14:53:40 来源: sp20241221

  小暑时节,万物葱茏。黄土高原上,满山遍野的苹果树,青果半熟,累累叠叠。

  1060亩矮化密植苹果园,100亩黑枸杞,60亩樱桃园,20亩草莓园,还有葡萄、油桃等10余个水果采摘品种……走进陕西延安市安塞区南沟村,山上栽下“摇钱树”,树上结下“金果果”。

  水果水果,“水”字先行。干旱少雨的黄土高原上种水果,如何解决“水”问题?

  “淤地坝和水肥一体化的精准滴灌是延安水果种植的黄金搭档。”安塞区水土保持工作队副队长刘涛说。

  “沟里筑道墙,拦泥又收粮”。南沟村配备多个淤地坝,下雨时通过排水系统把水引到坝里,又在山顶建水塔,天气干旱时用水泵抽水上山。村里还配套了水肥一体滴水灌溉设施,通过管网压到每一棵树底下。

  南沟村的梁峁间,拦泥蓄水的“南沟2#淤地坝”,修建于上世纪80年代。这几年,这里又安装了不少新设备。这些运行管理及防汛预警信息化监测设备,全天候24小时监测淤地坝水位升降、放水工程运行状态等情况。“大坝的功能也在完善,淤地坝积水可用于梁峁上果园灌溉。”刘涛说。

  据了解,延安市共建成中小型灌区857处,有效灌溉面积8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61.95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736,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业灌溉用水效率不断提高。

  农水互促,延安探索出了小流域治理与产业融合发展的独特经验。“沟道打坝、梁峁整地、山坡绿化”,凭借一系列科学用水、生态用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昔日荒山变绿洲,旱地“水”果产业结出累累硕果。目前,延安苹果种植面积约占陕西的1/3、全国的1/9、全球的1/20,全市农民经营性收入超过六成来自苹果产业。

  做好水文章不只促产增收,水净水美亦可赋能美丽乡村。

  两个月前,延安市宝塔区南泥湾国有生态林场传来好消息,经过30多个小时的漫长等待,一只朱鹮顺利破壳。这是去年10月朱鹮引入延安后,首次成功孵化出朱鹮宝宝。

  被誉为“东方宝石”的朱鹮,对栖息环境很挑剔,要有树木营巢,要有河湖觅食,还要有安静的环境。“这是动物对南泥湾环境的肯定。”南泥湾管委会项目管理部部长刘岗说,“除了朱鹮,在南泥湾湿地公园,白鹭、苍鹭等水鸟数量明显变多。东方白鹳、黑鹳这些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常停留觅食。”

  黄河一级支流汾川河流经南泥湾。2020年,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试点项目在宝塔区开展,总投资3.67亿元,着力打造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农村水系整治示范区、绿色生态与红色文化相结合的旅游目的地,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和河湖生态环境。

  水润南泥湾,再看“好江南”。河畅水清,岸绿景美,人水和谐,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持续改善,乡村实现宜居宜游宜业,南泥湾处处都是好风光。

  “现在接待旅游团比较多,湖北、四川、广东……能听到各地方言。游客玩累了,就到我们家吃碗香菇面、尝尝炖土鸡。”南泥湾镇桃宝峪村村民冯延东说。

  看到家乡的游客日渐增多,常年在外打工的冯延东2021年回到老家,改造自家的7间房办起了农家乐。去年,这家小馆的净收入有30多万元。“冬天再在后院建十几间民宿,争取把客人留下来。”冯延东盘算着未来。

  2023年,南泥湾年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红色旅游、生态旅游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山因水而美,水为山增色。延安持续开展治山治水,截至目前累计建成各类水库41座、淤地(拦沙)坝1.16万座、建成各类饮水工程6056处,惠及农村人口163.43万。“延安市水土保持综合效益正充分彰显,水生态建设迈向新高地。”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局副局长张洪星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11日 03 版)

(责编:白宇、卫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