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03:01:20 来源: sp20241117
中国网评论员 华章
当地时间2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约会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王毅表示,世界局势变乱加剧,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增多,中欧作为世界上的稳定力量,应携手共同应对挑战。博雷利表示,支持欧中关系发展,支持欧中正常经贸往来,主张管理好双方分歧,反对同中国“脱钩”。
在当前国际局势依然变乱交织,不确定性不稳定性上升的背景下,中欧高层此次会见释放的积极信号,无疑为推动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迈进,为国际社会寻求“共赢”避免“多输”注入了正能量。
但与此同时,欧方近来一系列消极动向,与“反对同中国脱钩”的表态背道而驰,也让外界对中欧合作前景难言乐观。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16日宣布对中国铁路巨头中国中车的子公司中车青岛四方发起“前所未见”的调查,声称其涉嫌利用补贴“扭曲”欧盟单一市场。近半年来,欧方已不止一次以“反补贴”为名调查中方企业。去年9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补贴展开调查。一个月后,英国《金融时报》又报道称,欧盟正在考虑启动对中国风电产业开展反补贴调查。
欧方一再拿“补贴”说事,质疑中国企业“不正当竞争”,最直接的“证据”竟是中方产品价格低。比如此次欧方发起针对中车子公司的调查,《金融时报》专门列出数据称,中国公司的出价比保加利亚铁路公司估算的成本低46.7%,比竞争对手西班牙机车车辆制造商Talgo公司的报价低47.5%。据此,欧方便言之凿凿地认为,中车子公司的报价低是因为接受了中国政府的“17.5亿欧元补贴”,但欧方却未说明这一补贴额度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实际上,造成中欧同一产品的巨大价格差,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其一,中国企业基于国内完备的工业体系、庞大市场带来的规模效应以及较低的人力成本,可以生产出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是中国几十年来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增强本国工业能力的成果,也是包括欧洲企业在内的西方跨国公司不断加码投资中国的重要原因。近日,彭博社等媒体报道称,即便受到一些官员的压力,德国企业2023年对华投资额同比仍然增长了4.3%。美国荣鼎咨询公司则分析认为,德国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越来越多地把在中国产生的利润在中国进行再投资。可见,“中国制造”在成本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不争的事实。但成本优势是中国自身各方面资源禀赋带来的,德国企业同样因此受惠,与“补贴”何干?对此,欧洲商界远比政界的认识清楚得多。
其二,欧方应对乌克兰危机不利,导致自身通胀高企,欧洲工业受重创。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绝大多数国家主动弃用廉价、易得的俄罗斯能源产品,转而求购昂贵的替代品,导致严重的通胀问题。农产品、日用品、工业品等价格普涨,不仅加重了欧洲普通民众的生活负担,也让欧洲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幅下降。日前席卷欧洲的农民抗议活动,就与能源危机、通货膨胀问题脱不开关系。而与能源关系更为密切的工业生产受波及尤为严重。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工业强国德国,经济已陷入低迷。德国联邦统计局1月30日称,去年第二和第三季度德国经济增长均出现停滞,第四季度则环比下降0.3%,全年GDP下降0.3%。其中工业经济表现尤为糟糕,全年下降了2.0%。大量德国工业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停产,国家面临去工业化风险。
由此可见,欧洲工业竞争力丧失,特别是价格方面的劣势——其根子显然不在中国。欧委会中的某些人却坚持将板子打在中国身上,与其说是开错了药方,倒不如说是试图转移焦点、出于意识形态考量配合美国的拙劣行径。
自去年以来,欧方一些官员就在不同场合反复宣扬“去风险”言论,表面上看避谈“与中国脱钩”,但其实质仍是“去中国化”,其采取的一系列行动证明了这一点。甚至在事关欧盟未来发展的绿色转型方面,他们也欲除中国元素而后快,例如,以“补贴”为由调查中国风电和电动汽车企业。若欧方一刀切地将中国高性价比工业品排除出欧洲市场,只会进一步推高通胀水平,这既解决不了欧盟自身问题,也无益于中欧关系大局。
当今世界,不合作才是最大的风险,不发展才是最大的不安全。荷兰外贸与发展合作大臣施赖纳马赫尔等官员坦言,没有中国,欧洲的绿色转型不可能成功。欧方若想摆脱当前困局,为维护多边主义作出贡献,就需要将“反对同中国脱钩”的表态落到实处,与中方形成合力,共同破除发展路上的藩篱。 【编辑:曹子健】